他是家喻户晓的国家一级演员闫怀礼,那个在《西游记》里扮演“沙僧”的人。2009年,命运却突然与他开了个恶作剧,因误吸农药而生命垂危。临终之际,他有一个唯一的愿望——再见自己的师父和师兄们一面。为了实现这个愿望,六小龄童(孙悟空)、迟重瑞(唐僧)、王伯昭(白龙马)等人纷纷赶到。然而,与沙僧关系最深的“八戒”马德华却因交通堵塞晚到了五分钟,而这短短的五分钟,成了两人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。
闫怀礼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,但他从未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。尽管家里条件有限,他依然坚持读完了高中,并且进入银行工作,成为了一名会计。可是,对于闫怀礼来说,稳稳的“铁饭碗”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满足,他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对戏剧表演的热情。幸运的是,在22岁时,他如愿以偿地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录取,从此踏上了艺术的道路。
展开剩余80%1965年至1979年间,闫怀礼专注于话剧演出,直至1982年,他才正式进入电视剧领域。他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便是《西游记》。那时,他得知中央电视台正在筹拍《西游记》,满怀热情地报名参加了试镜。原本导演杨洁打算让他饰演乌鸡国国王,但见到他时,杨洁心中一亮:“这不就是我一直在找的沙僧吗?”这一瞬间,闫怀礼的命运发生了改变,成为了沙僧一角的最佳人选。
由于剧组经费紧张,杨洁导演不仅请他出演沙僧,还要求他为其他二十多个角色出力,包括太上老君、观音院里的和尚、西海龙王、卷帘大将等。这些角色他不仅零片酬出演,而且还为剧组尽心尽力,堪称“零收入换来无限奉献”。尽管当时闫怀礼年纪已经超过五十,但他从未怨言。尽管“沙僧”这个角色常常背负重重行囊,工作量大,体力消耗多,但闫怀礼依然坚韧地完成了这一任务,最终也将沙僧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,成为了经典。
尽管这部剧让闫怀礼一举成名,他却依然没有过多的物质欲望。当导演组决定将他的工资从30元涨到50元时,他毅然拒绝,表示愿意像沙僧一样看淡一切,并且不为物质所动。可惜,谁也未曾想到,这位最年轻的师弟却是师徒四人中最先离开的。
凭借着“沙僧”这个角色的成功,闫怀礼接到了许多新的剧本,其中就包括1992年的《俏罗成》。这部剧的拍摄地位于山顶,酷暑炎热,蚊虫肆虐。为了驱赶蚊虫,剧组使用了大量的农药(敌敌畏)。虽然有些演员提前知道了这一情况,并尽量避开,但闫怀礼由于鼻炎嗅觉不灵敏,并未察觉农药的味道。于是,他便常常呆在充满农药的环境中,不知不觉间,长期的接触让他的肺部受损,渐渐发展为肺纤维化。
尽管身体状况已经逐步恶化,闫怀礼仍未把自己的病情放在心上。直到2006年,他参加央视的《中华医药》节目时才被诊断为肺纤维化。专家安慰他说还有恢复的希望,但他并未能等到康复的那一天。2009年春,闫怀礼突然高烧不退,被家人紧急送入北京医院,差点失去生命。听到这个消息,六小龄童等老朋友们纷纷决定放下手中的工作前来看望他。然而,尽管他们及时赶到,闫怀礼的意识已经开始模糊。直到最后一刻,他一直在等着“八戒”赶到。
4月12日上午10点20分,闫怀礼终于与世长辞,享年73岁。令所有人感到惋惜的是,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刻,他最亲近的“八戒”马德华还在路上,迟到了五分钟。那一刻,马德华抱着遗体痛哭流涕,深深自责。
“沙僧”和“八戒”在《西游记》中有着最深厚的友情。在拍摄期间,由于剧组的食物有限,每次饭点,闫怀礼总是最后一个到,且吃得最少。而“八戒”总是默默地为他留下一份菜,甚至在没有菜的时候也会与他共用一份饭。正是这样的友情,才让两人形成了如此深厚的关系。拍完《西游记》后,他们便成为了真正的朋友,经常一起旅行。遗憾的是,闫怀礼再也没能见到“八戒”的最后一面,他是在闭上眼睛之前默默等待着马德华的到来。
在闫怀礼去世后,他的四位师兄弟为他举办了一场追悼会。孙悟空曾透露,闫怀礼可能是因为当年在剧组吸入了大量敌敌畏农药,才患上了肺癌。尽管身体状况越来越差,闫怀礼从不抱怨剧组,他总是认为自己为艺术献身,无论受多少伤害,都心甘情愿。
纵观闫怀礼的一生,可以说,他的心中只有一部戏,那就是《西游记》,而这一部戏也几乎是他的一生。他为艺术付出了所有,也因此留下了不朽的艺术贡献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盛网配资-散户炒股怎么加杠杆-武汉股票配资-配资门户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