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软要我赔50万,我为什么选择打行政官司?
正文这是我的亲身经历。作为一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,我辛辛苦苦注册的商标被微软以所谓"驰名商标"为由直接无效了。更夸张的是,他们提交的文件上签名居然只有一个字母-"W"。商标被废不算,他们还反过来起诉我"恶意诉讼",索赔50万元。对一个创业者来说,这是沉重到几乎压垮的数字。
很多人劝我去打民事官司,但我冷静想过,民事官司里对方资源太强大,他们完全可以异地起诉,把我的应诉成本无限放大。民事纠纷里,50万的索赔可能被"合理化",即使结果不公也要先承担巨额压力。我不想掉进这个陷阱,于是我选择了另一条路--行政诉讼。
因为微软所谓的"驰名商标"其实早就没有在使用,已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撤三。换句话说,他们拿一个早该失效的商标来无效我的商标,本身就站不住脚。行政官司能让我直接把矛盾拉回到法律和事实本身。一个"W"签名能代表谁?一个已被撤销的商标凭什么能让我倒赔50万?这是我选择行政诉讼而不是民事诉讼的原因。
因为与其被巨额索赔拖垮,不如从源头挑战不公的裁定。这条路或许更艰难,但至少我还在用法律的方式争取属于我的公正。
广盛网配资-散户炒股怎么加杠杆-武汉股票配资-配资门户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